液體潤滑劑可分為油基潤滑劑和水基潤滑劑。(1)油基潤滑劑。油基潤滑" />
潤滑劑的種類拉深加工中目前常用的潤滑劑可分為液體潤滑劑、固體潤滑劑、液固混合物潤滑劑和新型潤滑劑。液體潤滑劑<2>液體潤滑劑可分為油基潤滑劑和水基潤滑劑。
?。?)油基潤滑劑。油基潤滑劑又有礦物油和動植物油潤滑劑之分。礦物油具有非極性分子,與金屬表面相互吸引是物理吸附,在金屬表面不發(fā)生任何化學反應,油膜的強度低,潤滑性能差。當受到很大的壓力時,礦物油易被擠掉。當溫度升高時,礦物油的粘度變小,流動性增大,吸附能力變差。因此,純礦物油形成穩(wěn)定潤滑油膜的能力差,潤滑效果欠佳。一般需加入其它物質組成混合液潤滑劑以改善其潤滑能力。動植物油皆為氧元素的化合物,具有極性分子,能在材料表面作定向排列而形成有一定厚度、潤滑效果良好的油膜,可大大降低摩擦因數(shù)。其油膜耐壓強度高,燃燒時易揮發(fā),能保持制件表面的光潔。
?。?)水基潤滑劑。這種潤滑劑的基本成分為水、乳化劑、基礎油和油性添加劑、極壓添加劑、固體鉛潤滑劑等,是一種水溶性的懸浮乳濁液。它以水基乳化液為基礎,適當添加油性添加劑、極壓添加劑和固體潤滑劑,以增強潤滑膜的抗壓強度和粘附能力。水基潤滑劑具有良好的冷卻和潤滑作用,加工后不用清洗,且成本低,易儲藏,是一種理想的板料拉深用潤滑劑。它首次實現(xiàn)了邊界潤滑、極壓潤滑、固體潤滑共同作用的復合潤滑機制,通過邊界潤滑膜、極壓反應膜和固體潤滑膜的共同作用,加上水極強的冷卻作用,能在凹模圓角處產生良好的潤滑效果,有效克服產品表面的劃傷和因為控制應力不均勻造成的產品破損。
固體潤滑劑固體潤滑劑是在材料與模具表面形成一層潤滑膜,這種潤滑膜可以是氧化膜、金屬膜或其它固體膜。其附著力強,抗剪切力小,能形成連續(xù)表面皮膜,化學性不活潑,且能自動更新潤滑面。其特點是摩擦因數(shù)較高,冷卻效果欠佳。
液固混合物潤滑劑液體潤滑劑中加入適量的固體潤滑粉末如石墨、二硫化鉬、滑石及硫磺等,可以增強潤滑效果,降低摩擦因數(shù),提高變形程度。它能在摩擦表面上形成一層結實的潤滑膜或化合物以防止被擠走。在單位壓力較大時,所加入的固體潤滑粉末又可作為海綿體,滲透并分泌潤滑油潤滑接觸面。
新型潤滑技術(1)新型納米潤滑劑新型MWR機械潤滑劑引人納米潤滑機制,溶解于任何礦物油基、植物油基,使?jié)櫥瑱C制有了質的改變,由此出現(xiàn)了一種全新的薄膜潤滑理論。
新型MWP機械潤滑劑的原理是采用新型高分子材料在機械摩擦副的物體表面形成極薄、滲透性極強、固態(tài)、半永久性的化合膜,使其成為金屬表面的一部分。它將金屬凹凸不平表面的谷底填平,將金屬表面修復的既平滑又堅韌。這樣,摩擦副中原金屬表面不直接接觸,而是2個經修復的固態(tài)化合膜接觸,其摩擦因數(shù)僅為一般油膜的1/10,達到004,幾乎接近冰表面的摩擦因數(shù)0037.這層膜可以承受極高的負荷和相當?shù)母邷囟恢缕茐?,克服了一般潤滑油膜的缺點<3>。
?。?)覆膜潤滑技術近年來,采用聚乙烯薄膜拉探不銹鋼制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聚乙烯薄膜熱塑性好,質地柔軟,具有一定的抗拉強度,熱變形溫度較低,可塑性強,流動性好,摩擦因數(shù)小。利用一定厚度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將工件與模具表面隔離,能確保在很大的壓邊力作用下有效隔離工件與模具表面,減少摩擦及磨損現(xiàn)象。
同時,隨著模具溫度升高,聚乙烯的變形加大,在一定的變形范圍內,薄膜可隨零件表面形狀的改變而改變,始終如一覆蓋于工件表面保護著零件,確保零件與模具表面隔離,有效地保證了工件的表面質量,改善了應力集中區(qū)的潤滑條件,大大減輕了模具的磨損。特別適合于大型、高強度材料的薄板拉伸。
潤滑方法。應用域差潤滑法。域差潤滑法是指在壓邊圈、坯料和凹模之間采用的潤滑劑和凸模表面上采用不同的潤滑劑,從而得到不同的摩擦因數(shù),來提高工件的臨界拉延比,進而提高零件抗起皺、抗斷裂的能力。拉深時,潤滑劑要涂抹于凹模圓角和壓邊圈部位以及與此部位相接觸的毛坯面上。
潤滑劑、摩擦因數(shù)與壓邊力的關系采用油基潤滑劑和水基潤滑劑時給定的壓邊力值不同(),油基潤滑劑摩擦因數(shù)受壓邊力的影響不明顯,其粘度值越高,摩擦因數(shù)越??;反之,摩擦因數(shù)越大。水基潤滑劑的摩擦因數(shù)受壓邊力值大小潤滑劑與壓力的關系的影響明顯大于油基潤滑劑,水基潤滑劑在壓邊力較小時潤滑狀態(tài)處于邊界潤滑狀態(tài),當壓邊力繼續(xù)增大時,邊界潤滑膜開始破裂,潤滑狀態(tài)逐漸進入極壓邊界潤滑狀態(tài)。為此在確定壓邊力范圍時,應使?jié)櫥瑺顟B(tài)為邊界潤滑狀態(tài),不進入極壓潤滑狀態(tài)。從可知,壓邊力p在2225MPa范圍內時摩擦因數(shù)較小,拉深性能處于最佳潤滑狀態(tài);而p在2532MPa范圍內時摩擦因數(shù)逐漸增大,潤滑劑性能變差<5>。
結論摩擦與潤滑是拉延成形成敗的關鍵,若能在模具設計及表面處理,拉延成形的過程中綜合考慮潤滑設計將會大大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降低廢品率,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
來源: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潤滑油網(wǎng)